扫一扫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一、防静电培训的目的
1、避免静电的危害;
2、ISO9001的要求
二、静电的危害
1、人身安全:静电无处不在,只是程度不同。
2、公司财产
2.1吸附尘埃
2.2静电放电
2.2.1防静电概述
静电放电是微电子元件防不胜防的敌人。静电放电最大的伤害不是立即将产品打坏,而是将产品变成“危险良品”的半不良品。使产品在客户手中产生严重的可靠性问题,或“突然故障”的巨大灾难。
如今的电子工业逐步向更小更精密发展,因此静电放电可能对产品造成的损坏也渐行提高,例如ESD.
2.2.2ESD
ESD是代表英文Electro Static Discharge,即“静电放电”的意思。
ESD是本世纪中期以来形成的以研究静电的产生与衰减、静电放电模型、静电放电效应如电流热(火花)效应(如静电引起的着火与爆炸)及和电磁效应(如电磁干扰)等的学科。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及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对静电放电的电磁场效应如电磁干扰(EMI)及电磁兼容性(EMC)问题越来越重视。
静电对IC造成的内部伤害
2.2.3EDS产生静电的方式
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就会使得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荷如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其带正电,而另一个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而带负电。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所以物体与其它物体接触后分离就会带上静电。通常在从一个物体上剥离一张塑料薄膜时就是一种典型的“接触分离”起电。
固体、液体甚至气体都会因接触分离而带上静电。为什么气体也会产生静电呢?因为气体也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当空气流动时分子、原子也会发生“接触分离”而起电。所以在我们的周围环境甚至我们的身上都会带有不同程度的静电,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电。
我们都知道摩擦起电而很少听说接触起电。实质上摩擦起电是一种接触又分离的造成正负电荷不平衡的过程。摩擦是一个不断接触与分离的过程。因此摩擦起电实质上是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各类物体都可能由于移动或摩擦而产生静电:工作桌面、地板、椅子、衣服、纸张、卷宗、包装材料、流动空气。